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
说明:课程代码:02645。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
资料内容:形考任务一至四、第一章至第七章自测练习。
形考比例:100%(全网核)。
形考任务一
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2.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4.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5.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6.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论述题
7.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8.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案例分析题
9.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10.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形考任务二
简答题
1.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2.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3.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4.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5.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6.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7.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8.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9.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10.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论述题
11.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案例分析题
12.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13.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找小朋友玩。他玩得投入了,就忘了小鸭子,结果可怜的小鸭子跟在他后面跑来跑去,被冬冬不小心踩死了,冬冬哭了好半天。后来又央求我再给他买一只小鸭子,我告诫他,小鸭子太小,它把你当作它的妈妈,妈妈是不是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呢?冬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使劲点头。不过,从那以后他对待小动物小心了很多,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小鸭子放在小盒子里,并且说:“妈妈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在家里乖乖的哦!”我和他爸爸忍俊不禁。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观察自然中小动物的动态。如小鸟在飞,小蚂蚱在跳,小蜗牛在爬。现在孩子4岁多了,渐渐地了解了好多大自然和小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一次,我带他和别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园去玩,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认真地观察它们。“阿姨,你快看,好多小蚂蚁!”一个小朋友突然指着草地大声说。冬冬和其他小朋友都跑了过去,只见冬冬趴在地上仔细看,然后对我说:“妈妈,是不是天要下雨了?”。“嗯,是啊!”我望望变暗的天空。冬冬对别的小朋友说:“妈妈对我说过,小蚂蚁搬家,小燕子飞得很低都是快要下雨了,我在书上也看到过,今天可看到了哦!”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14.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形考任务三
简答题
1.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3.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5.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6.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论述题
7.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8.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9.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分享。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第一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10.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中国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
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形考任务四
第 13 周布置, 第 17 周完成。(1) 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 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 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 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 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 依次后推。(2) 儿童家庭与幼儿园、 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 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 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 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请根据(1) 、 (2) 不同要求选活动情况记录表填写内容, 可附页。
活动情况记录表
活动题目 与家长一起做个互动的语言游戏
时间
指导对象
家教状况分析
预期活动目标
指导要点
活动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概述 。
活动效果(家长反馈)
自我认识评价
家长签名
第一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二、判断题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第二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二、判断题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5.家庭物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这两种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二、判断题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第四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二、判断题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6.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7.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第五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3.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二、判断题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
偿作用。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第六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3.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二、判断题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第七章自测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二、判断题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7.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收入家庭补偿计划“家庭教育支援政策”着眼于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