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河南电大《行政伦理学》形考任务1-4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9 17: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政伦理学1-4.docx售价: 4 学习币

附件大小: 30.94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题目为随机,用查找功能( Ctrl+F )搜索题目
国开(河南电大)行政管理本科《行政伦理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1.19975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
2.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3.从行政人格的现实表现来看,它是
4.对行政纪律社会性的正确理解是
5.对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作用
6.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
7.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的区别之一表现在
8.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9.工具人格体现的社会关系是
10.公共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哪种人格模式是现阶段的理想行政人格
11.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
12.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13.公共政策要体现政府信用,最为根本的是其
14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15.管理行政的人性假设是
16.国外把行政纪律的特征形象地表述为“烫炉法”主要是针对行政纪律的
17.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公开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
18.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客观求实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
19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
20.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
21.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22.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
23.利益一致原则是建立和维护政府信任关系的
24.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政府存在而言,
25.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
2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哪部法令以惩治贪污行为
27.培养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首要的任务是
28.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
29.求真务实最后的落脚点是:
30.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31.上下级之间以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方式所进行的行政伦理监督通常属于
32.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
33.()是授予行政荣誉的最重要、最权威主体
34.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35.“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是
36.探寻行政伦理规范的制定依据,实际上是对行政人员()本质的追寻
37.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的一种形式是
38.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39.我国行政伦理监察的一部重要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于哪年通过
40.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中,具有精神内核意义的是
41.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政府行政纪律六项基本内容之列的是
42.下列特征中不为法律规范和纪律规范所共有的是
43.下面关于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44.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45.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46.下面关于行政良心和行政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47.下面关于行政良知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48.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49.下面哪一项是行政伦理规范独有的特征
50.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
51.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中,()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5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
53.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基本特性是
54.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
55.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56.行政纪律公共性的集中体现是
57.行政纪律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58.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是
59.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
60.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
61.行政伦理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
62.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
63.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是
64.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
65.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
66.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
67.行政人员对物欲和权欲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主要表现为哪一种责任意识
68.行政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69.行政人员行政行为的裁判者是
70.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在行政伦理学中称为
71.行政人员在塑造理想人格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72.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最基本宗旨是
73.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
74.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
75.行政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76.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其哪一方面的修养的表现
77.行政荣誉按照()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
78.行政荣誉按照()来划分,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
79.行政荣誉的实质是责任,意味着同类职务同类工作同等任务条件下()的道德期望
80.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81.行政荣誉是维护和促进()的结果
82.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的有效途径
83.行政责任的具体实现主要体现为
84.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
85.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
86.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
87.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责任体系出现在下列各社会治理模式选项的()
88.一般伦理规范以哪种模式为主
89.以下各组范畴属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是
90.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
91.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管理活动以哪种治理方式为主
92.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93.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
94.在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以()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原则
95.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
96.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97.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98.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
99.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
100.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
101.在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中,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是
102.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
103.政府信任关系是指()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
104.政府信任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是
105.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
106.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
107.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是
108.中国古代正义思想的主流可以说是
109.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于哪一年正式成立
110.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
二、多项选择题题库
1.测验政府形象的两个基本指标是
2.从评价手段和途径来分,行政道德评价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从行政体系的角度看,行政责任的结构是()的综合统一
4.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要素包括
5.对公平的理解,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6.对世界各国政府的行政责任制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依据行政人员承担责任的性质和程度,可以分为的基本类型是
7.对现代行政的理解,正确的有
8.对于现代公共行政而言,行政责任体系是一个()合的复杂结构体系
9.法律规范的特征表现为
10.关于“他律”与“自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1.广义的行政良心包括
12.规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3.可以成为行政荣誉授予主体的有
14.理想行政人格塑造途径中的内省,具体包括
15.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体现为
16.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
17.良心就是指我们常说的
18.良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种
19.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认为
20.孟子认为,人性的主要内容包括
21.人类历史发展中已经存在的社会治理模式是
22.日常生活中,社会规范主要有
23.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从其实质内容看,主要有
24.社会主义行政理想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25.所谓行政良知是指
26.通常而言,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包括哪些种类
27.我国现阶段行政伦理规范关于廉政建设的内容主要有
28.下列内容中属于我国行政人员政治纪律规定禁止行为的是
29.下列内容属于我国政府规定的廉政纪律规定禁止行为的有
30.下列行为能给我国行政人员带来行政荣誉的有
31.行政道德的评价方式包括哪些
3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按类别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
33.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特性表现为
34.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与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是
35.行政道德评价的主体包括
36.行政技能包括行政人员的
37.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的功能体现为
38.行政理性包括
39.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有
40.行政伦理的规范体系包括
41.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人员的行为有
42.行政伦理规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
43.行政伦理规范是
44.行政伦理能够促进行政管理的
45.行政伦理是关于整个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
46.行政伦理学产生以来,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
47.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事件有
48.行政情感包括
49.行政人员人生修养的基本途径有
50.行政人员人生修养的内容包括
51.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
52.行政荣誉的获得是以()为前提
53.行政荣誉对行政人员个体具有作用
54.行政荣誉具有共同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社会、不同国家
55.行政态度中的障碍包括
56.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
57.行政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
58.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原则有
59.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
60.一般而言,独立人格的构成要素包括
61.依法行政的含义包括
6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可以有
63.在我国,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意义在于
64.在我国,行政理想人格体现着
65.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66.在一般伦理学的视野中,个人行为的制约力量包括
67.在政府信任关系中,可能进入主客体关系范围的有
68.正义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
69.政府信任关系
70.政府信任关系的价值表现为
71.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包括
72.政府信任关系的内容包括
73.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包括
74.政治疏离感包括
75.政治信任感是指广义的社会成员对()的信任态度
76.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监督的主要途径是
77.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政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
78.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公忠、诚信、爱民以及
79.自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正确理解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80.组织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三、判断题题库
1.“不道德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不伦理的”行为
2.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3.从本质上来讲,行政道德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
4.从调整对象看,行政纪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仅局限于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
5.从内容上讲,行政伦理规范反映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物质生活状况,而其本身则是这种社会内容的一种形式
6.从组织或组织行为的角度看,所谓“自律”就是人的道德规范,而所谓“他律”则往往以纪律的形式出现
7.大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监察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新中国监察制度的确立阶段;第二,监察体系与制度的调整和废弛阶段;第三,监察制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8.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与行政人格
9.当行政人员获得了公务员身份就具备了获得职务荣誉的条件
10.当行政人员遭遇伦理冲突的时候,表现出很高的辨别道德价值轻重真伪的能力,并合理地解决了矛盾,这就是拥有行政良知的标志
11.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良心的实质是德性,而德性的外在显现就是良心
12.对效率的追求是政府追求社会公平的前提
13.对行政人员来说,技能与道德密切关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使用行政良能来指称行政道德技能正确
14.工具理性的主要标准在于公平
15.公正的原则是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16.关于良心、良知和良能三者的关系大致是:良心是“体”;良能是“用”;良知存在于良心之中;良心存在于良能之中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18.解决信任危机的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19.就行政管理而言,政治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
20.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政治信任感
21.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行为,这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22.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
23.廉政不仅仅是公共行政领域中一种倡导式的道德要求,还是一种法定义务
24.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降低社会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确立稳定的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意义
25.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26.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
27.民主既可以成为一种防错和纠错机制;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成为一种宣泄机制和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机制
28.目前,世界上各国普遍采用的行政责任制度是有限责任制
29.“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结果是职务荣誉的贬值
30.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是开放的和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根本最普遍的方法包括:第一种,认真学习的方法;第二种,树立典范的方法;第三种,“省察克治”的方法;第四种,“慎独”的方法
31.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32.“勤政”的价值取向在于“为民”,勤政为民是为政之要,是行政人员的立身之本
33.勤政是廉政的前提,而廉政则是勤政目标或结果
3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行使罢免权、行使质询权、行使视察、检查权四种
35.确立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自主性的根本途径是培养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
36.如果一个行政组织拥有丰富的资源、拔尖的人才、先进的设备,那只是拥有了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被用于高效的行政管理,推动该地区的迅速发展,才是行政高效率
37.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8.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者的关系从根本上看是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
39.社会舆论作用的发挥以内心信念和习俗为基础,内心信念和行政行为习惯的强化也势必会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40.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勤政,只有在勤政的前提下,廉洁才有意义,否则,廉洁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41.探讨行政伦理的本质,寻找行政伦理规范的依据,实际上是对行政人员道德本质的追寻
42.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对于督促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43.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是一种“点-面”结构
44.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行政信念来达到这一目的
45.我国行政责任的引入使行政体系接受人民的监督变得更加的充实,也使行政体系及其行政人员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有了最根本的约束原则——人民的利益
46.现实生活中,行政人格的作用表现为一种人格的力量,对于社会有一种示范和教育作用,对行政人员自身则有一种人生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47.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成果,还对公共行政构成直接的挑战
48.行政道德的匮乏有利于政府公务人员获取更多利益,有利于政府机构更好的发展
49.行政道德的匮乏有利于政府公务人员获取更多利益,有利于政府机构更好的发展
50.行政道德评价的目的是使行政人员自觉地调整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消极的影响
51.行政法治可以为依法行政提供客观保障,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公共行政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更好地实现行政目标,促进行政客体利益需求的实现
52.行政纪律产生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其中,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是行政纪律生成的根据
53.行政纪律的作用和目的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部分公民的利益和组织的部分利益
54.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
55.行政良知是发现行政良心的过程
56.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57.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58.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表现为行政人员的自我意志对自身行为的把握;行政伦理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体现了行政人员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交互运动的完成,以及自我道德人格的最终形成
59.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同,不是由国家相应的专门机关制定并负责实施的
60.行政伦理规范与行政伦理之间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61.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62.行政伦理所要关注的是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所要解决的是公共行政服务于私有利益的价值理念,从而使行政人员在这一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展行政管理活动
63.行政伦理学成熟的契机是“凯旋门事件”
64.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65.行政伦理作为公私利益的观念体系,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
66.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
67.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68.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69.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70.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做出公正的行政行为选择的前提
71.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72.行政人员所要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他的行政道德素质,即行政道德品质或行政道德操守,表现为诚信、中庸、创新、宽容、不作为等品质
73.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74.行政荣誉的给付是建立在对行政管理组织和行政人员行为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基础之上的
75.行政荣誉的获得,是对行政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但是不包含着对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的肯定
76.行政荣誉是对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一种物质激励手段
77.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78.行政态度对行政人员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起积极的作用
79.行政习惯是指行政人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逐渐养成、不容易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是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
80.行政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状况,提高行政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81.行政信念是行政理性、行政情感、行政意志的综合与深化,它在行政人格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82.行政信念是行政理性、行政情感、行政意志的综合与深化,它在行政人格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83.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可以相互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最终要向道德责任转化
84.行政责任的设置,就是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使其有序化
85.行政组织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这一基本目标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域和机构中会有具体的、内容不尽相同的表现
86.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没有法律规范严格、具体和细致
87.行政作风是行政人员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88.行政作风形成的重要机制或制约因素是行政人员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所进行的道德修养
89.行政作风与行政道德有着密切联系,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外在显现
90.一般而言,独立人格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
91.与追求荣誉相比,追求名誉对于行政管理者人格的完善有消极意义
92.在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定,属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93.在某种意义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人员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都是通过转化为道德责任的形式才会使行政责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才会使行政责任得到有效的实现
94.在所有社会规范中,强制性仅仅是行政伦理规范的特征
95.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行政理想
96.在现阶段,对理想行政人格生成有价值导向作用的基本因素应该包括:现代化的效率观念、协调意识、服务精神和法制信念
97.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力,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主要问题是:朝令夕改和执行不力
98.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人员需要把其职业行为与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分离开来,不能把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行为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
99.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100.在行政组织层级中,把工作层级进行细化、分解,保证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负责
101.责任与荣誉相比,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
102.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最终还是要依靠行政人员的自律
103.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104.政府信任关系中,在权力道德方面政府应做到以德用权
105.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106.政纪律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方式与调整对象不同;内容和层次不同;责任后果不同
107.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108.中国古代“伦理政治观”的集大成者是孔子
109.重德轻法和重法轻德都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110.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概念,伦理学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苏格拉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QQ|手机版|无忧电大365题库 ( 冀ICP备19025431号-1|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478号 )|网站地图 | GMT+8, 2025-4-5 10:16 , Processed in 1.06766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