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专题学习活动
操作训练
【训练科目】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照示例(见网络课中“第六章 问卷法”中“学习活动”栏目下)
,设计、完成一份问卷,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之完善。
【训练步骤】
1.学生根据前几章确定的调查课题及调查指标,自行编制一份问卷。其中问答要求在15组以上。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
【训练导引】
1.编制问卷,首先要注意问卷结构的完整,即一份标准问卷应有的部分都不可缺。所以同学们应仔细对照文字教材所述及上述示例,搭建问卷的框架。要注意上述示例的问答部分实际是一般问卷和量表兼而有之,同学们可以不做量表。当然有愿意两种都做者更好。
2.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核心内容与难点所在。学生在前面第三章学习活动中,已通过概念的操作化的训练,编制了一套调查指标,正确和适宜的做法是围绕这些指标,编制问答。出于培养全面能力的考虑,问答的形式要求兼有封闭式、开放式与合一式,并以封闭式为主。答案切忌简单化,如都是“愿意、不愿意”、“是、否”、“高、低”之类。
3.学生互评应主要着眼于结构是否完整、问题和答案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可参照文字教材示例进行评判。
注意:每位同学都要发帖并回帖,才能得到对应分数。
如提交形考作业或发表言论,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操作。
第七章专题学习活动
案例分析
【案例呈现】
观看两段视频:
【问题提出】
1.访谈法有哪些类型?以上视频中的访谈属于哪类?为什么?
2.访谈法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点在以上视频中体现的怎样?
3.在访谈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和技巧?在以上视频中两位主持人运用了哪些?运用的如何?
4.如果让你结合前几章学习活动中提出的调查项目做一次类似的个别访谈,你如何具体实施?
【分析步骤】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提问,写一份简要的报告。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
【分析导引】
1.分析某一访谈属于哪种类型时,一定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访谈只能有一个对应的类型,因为一个访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关于类型的说法。例如个别访谈同时可以是非结构式访谈或结构式访谈等。
2.在访谈中提问成功与否决定着访谈能否顺利进行,动作因素(肢体语言、目光、表情和外部形象)也非常重要。朱军与杨澜都是闻名遐迩的电视节目王牌主持人,在他们主持的访谈类节目中显示出高超的能力和技巧。通过以上两段视频,同学们主要应总结他们在访谈中的做法,并同教材所述相互印证。
3.结合自己的调查项目具体实施个别访谈,是要求说明访谈的步骤及工作内容、需注意的问题等。
4.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总结应主要着眼于对访谈类型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真正懂得访谈方法的意义,是否知晓一般的访谈程序。
注意:每位同学都要发帖并回帖,才能得到对应分数。
第八章专题学习活动
案例分析
【案例呈现】
观看两段视频:
【问题提出】
1.调查者采取的是什么观察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不同?
2.调查者为什么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方法?
3.保证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在上面视频中调查者做得如何?
4.进一步从观察者扮演角色的角度,说明观察以下社会现象时最适于采用的类型及其理由:
(1)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2)考场纪律。
(3)警民关系。 (4)社区建设。
(5)服务态度。
5.如果要求你从观察者扮演角色的角度,就前几章学习活动中提出的调查项目进行观察,你将采用哪种观察类型?请说明理由。
【分析步骤】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所有提问,写一份简要的分析报告。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
【分析导引】
1.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访谈类节目,而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反映社会问题的调查类节目。其中大量运用了观察法。观察法从不同角度说,有多种类型,但最常用、最重要和最需掌握的是实地观察中的参与(局内)观察(包括完全与不完全)和非参与(局外)观察等类型,其特点、适用性和操作方法均有极大区别。以上两段视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这也正是要求同学们分析的核心内容。
2.第4个问题是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曾经考过的一道试题。其中所列5种社会现象各有特点,分别有不同的适用的观察方法,而且有的社会现象也适于采用多种方法。需要同学们根据观察法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辨析。
3.如何选择观察类型与能否理解观察法实施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密切相关:对于非参与(局外)观察,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对于参与(局内)观察(包括完全与不完全),关键是尽快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只有充分认识了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掌握观察法。
4.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总结应主要着眼于调查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真正懂得选择的理由(适用性),是否知晓实施观察法时须注意的关键问题。
注意:每位同学都要发帖并回帖,才能得到对应分数。
第九章专题学习活动
案例分析
【案例呈现】
某地教育局为探讨提高高考升学率的途径与方法,在某中学进行实验。其做法是自高二年级开始,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集中,组成实验班,采取一套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新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两年后高考时,实验班的同学果然都考上了大学。于是某地教育局认为实验成功,大张旗鼓加以总结、推广。
【问题提出】
1.能否确认这一实验成功?为什么?
2.实验法有哪些类型?这一实验采用的是哪种?是否适宜?为什么?
3.如何做到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这一实验做得怎样?
4.如果让你主持这一实验,你将怎样做?
【分析步骤】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所有提问,写一份简要的分析报告。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
【分析导引】
1.上述案例分析的着眼点在于实验法的类型及其特点、原理,尤其需注意单一组实验与对照组实验的区别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一项实验是否真正有效,只有通过与参照物(对照组)的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可以说同单一组实验相比,对照组实验才是科学、准确的实验。
2. 实验法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即使是对照组实验,要想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必须有严格的、科学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控制,其中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更是实验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基础条件必须相同;二是实验手段仅作用于实验对象而绝不能作用于对照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非实验因素影响实验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只让实验手段影响实验对象。分析以上案例的关键,就是要充分理解这一点。
注意:每位同学都要发帖并回帖,才能得到对应分数。
第十章专题学习活动
操作训练
【训练科目】
参照示例,利用提供素材,进行数据资料整理及制作统计图表。
数据资料整理示例:
调查者对调查中所获66人性别、年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其步骤如下:
1.认真审核各人性别、年龄数据,确定无误。
2.将66人按性别分类,分别归总。
3.将以上整理结果汇总,通过计算机制成以下统计表:
年龄
性别 | 20—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59岁 | 60以上 | 合计 |
21 | 15 | 14 | 14 | 2 | 66 |
男 | 13 | 7 | 9 | 8 | 2 | 39 |
女 | 8 | 8 | 5 | 6 | 0 | 27 |
训练素材及要求:
某班30名学生社会调查课程考试成绩(单元:分)分别为: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54 79 87 95 75 75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2 89 64 57 83 81 78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等,80—90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
要求制作能够反映各段人数、成绩及其属性的统计表。
【训练步骤】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自行根据上述(二)所提供的资料,参照示例完成制表工作,并简要说明:(1)本资料整理的过程;(2)本资料整理属于什么类型?(3)各种资料整理的方法有何不同?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
【训练导引】
1.以上训练虽然简单,却包含了资料整理不同类型的主要因素,体现了资料整理的主要过程和内容,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并予以说明。
2.要求制作的统计表的形式大致与示例相同;但内容有所区别。
3.希望尽可能利用有关软件(EXCEL或SPSS)制表。
注意:每位同学都要发帖并回帖,才能得到对应分数。
第十一章专题学习活动
操作训练
【训练科目】
从示例中图18和图19可以看出,在希望提升学历的外来务工青年中有81.6%的人希望参加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而在学习方式上,有82.3%的人选择了业余学习。这说明成人业余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图20可以看出,选择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分别为280人和500人,大大超出了其他学习科类,说明这两个学习科类很受欢迎,这可能和外来务工青年大部分来自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有很大关系。从图21可以看出,有577人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是最适合他们的学习学校,占48%,说明电大的学历教育在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中的认可度较高。而选择其他学习学校或机构的人数相对较为平均,但他们的总人数找过了600人,这说明电大的学历教育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训练步骤】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自行根据第十章学习活动中制作的统计表,仿照上述示例,完成简单的分析,并简要说明:资料分析有哪些类型?本人所做的资料分析的类型与方法是怎样的?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
【训练导引】
1.统计分析的种类虽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最常见的就是上述示例之类的简单的资料分析。而本课程希望同学们掌握的也恰恰就是这类资料分析。它并不难,只要资料整理到位,根据最终的统计图表顺水推舟即可得出分析结论。
2.上述示例中所显现的调查结论及其说明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因为其中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为何这样说,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出理由。
注意:每位同学都要发帖并回帖,才能得到对应分数。
第十二章专题学习活动操作训练
【训练科目】
参照示例(见网络课第十二章学习活动),编制一份调查报告提纲,并写一个调查报告导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之完善。
【训练步骤】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自行编写调查报告提纲,其中导语要求写完整。
2.将你的成果发布到讨论区上,并且请各位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最后由教师评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