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1 (第一至二章)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与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 . 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的行为表现。 10、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 . 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 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2、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3、电视可能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6、简述发展生态学关于建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关系。
2、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
四、分析题(每小题10 分,共10 分) 涛涛的爸爸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他为儿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儿子的生活,另一个专管接儿子上学下学。涛涛爸爸认为保姆就是应当服务与服从于主人的需要与要求,所以对她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保姆到幼儿园接涛涛下学,本能在班里能干的涛涛只要一见到保姆来了,就会支使她做这做那,并且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她说话。 请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涛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对涛涛进行教育引导。
五、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10 分) 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专业准备要求,分析自身的专业状况,并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具体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实践性。 7、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4、简述应用行为评价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5、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的内涵及其运用要求。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四、分析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做妈妈。”C女孩只好认输:“好吧,我做小孩,你们俩猜拳,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A很不服气,说:“我当外婆,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请分析三个女孩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了哪些态度与能力?你认为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压岁钱 师:压岁钱是谁给你们的? 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舅妈…… 师:你们想用压岁钱干什么呢? 幼1:我妈妈答应我用压岁钱买毛绒兔。 幼2:我想用压岁钱买玩具飞机。 幼3:我想用压岁钱买动画片。 幼4:我要把钱收起来,长大以后买真的飞机。 …… 师:想想,怎样使用压岁钱最有意义? 幼1:把压岁钱给妈妈买菜。 幼2:用压岁钱买苹果给爷爷吃。 幼3:我想用压岁钱买好多的书,我喜欢看书,妈妈说小朋友多看书会很聪明。 幼4:我想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请分析在一活动中老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对老师的这谈话活动进行评析。
五、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根据以下故事内容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社会活动目标。 梨子小提琴 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动物们都来到了松树下,听小松鼠拉琴。拉呀、拉呀……星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 第二天,地上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象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树上结了许多许多梨子。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 (第五至六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整合性原则。 2、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应掌握的基本信息有:、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的信息、。 3、社会性主题方案的架构通常是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选取若干个内涵相关、层次递进的子目标及其活动内容,使儿童在中积累相关的认知经验,然后在中逐步学习和形成良好社会性行为的过程。 4、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与三个维度。 5、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注意:陈述的角度要统一,目标陈述应简洁明了、。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的促进作用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实际成效的判断。 7、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考察教师的目标制定是否并且 突出。 8、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情感、互动程度、几个方面。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价的、收集、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到处理评价结果等若干步骤。 10、观察法有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 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11、访谈法的特点有三个。第一,访谈特别是自由式访谈比较灵活。只要被访问者有时间,双方就可以进行访谈。第二,。访谈的对象很广泛。第三,访谈易于实施。 12、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 分) 1、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3、教师教育行动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简述主题确立的几种思路。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15 分) 试结合实例论述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要素及相应的教育活动设计要求。
四、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对这一活动的目标、准备、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中班《朋友的信》 活动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小松鼠和小兔子互找朋友的方式),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 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知道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商量。 活动准备 蘑菇,气球,上面贴有故事中的文字,《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出示写有汉字的蘑菇,让幼儿猜猜上面写的什么字,可以请识字的小朋友认读,以此引出课题。 2. 听老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第一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要求幼儿听故事里说了谁?说他的什么事?并猜测这“蘑菇信”给谁看见了,他会怎么样呢? 3. 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请小朋友说听到了什么(信给谁看到了,后来怎么样) 4. 大家一起来读“蘑菇信”上的字和“气球信”上的字,并寻找相同的汉字。 5. 讨论找朋友的方法。 (1) 大家一起认读朋友两字,并说说自己有几个好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些好朋友的。 (2) 让小朋友做一个彩球。(提供纸团和布块),指导幼儿包扎成彩球。 活动建议 1. 课后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彩球和小班孩子玩“抛绣球的游戏”,找朋友,互相介绍名字,一起玩“抛绣球的游戏”。 2. 可以画故事中的角色,并边添画背景边表达故事内容。 朋友的信 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松树。在大松树的树干上,有一个洞。那里面,就住着小松鼠。 住在那么高的地方,除了老鹰,谁也到不了。所以小松鼠是很孤单的。 小松鼠多么想有朋友啊。可是,他胆子小,不敢下到地面上去。 有一天下过了雨,在他的树洞口,长出很多香菇。这些香菇很大,很香。 小松鼠在每一个香菇上,写上一个字。很多香菇拼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松鼠把这些香菇摘下来,丢到树下去了。 正在树底下经过的小兔子,看到地上这么多香菇,就把它们捡进了篮子里,带回家去了。“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可以吃。” 回到家,小兔子发现每一个香菇上,都写着字,她仔细一拼,原来是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兔子想:“原来是孤单的小松鼠写的。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可是,我怎么告诉他呢?” 第二天,小松鼠正要到门口来找吃的。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个很大的脸,正在朝他笑呢。而且,这张脸一边笑着,一边还晃动着。 原来,这是一张画在一个很大的气球上的脸,画的是小兔子。旁边还写着一句话:“我做你的朋友吧,小兔子。” 小松鼠朝下一望,只见小兔子正在树底下朝他笑呢。从此以后,小松鼠有了朋友,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五、应用题(共35分) 1、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关于中秋节主题活动,题目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主题活动框架,相关的环境布置、区域活动与家长工作。并在主题中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教案。(20分)
2、请对一位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并选择一种记录方法记录你的观察结果。(15分)
评价发展的趋势。
6、幼儿行为问题的资料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不当强化的负面结果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焦虑行为的主要指导策略。
2、你如何看待自然后果法对儿童社会学习的影响?
四、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一天早上,小谦特别霸道地对待他邻座的同伴,命令她不能坐在他的旁边并抢她的玩具玩。到了室外活动时间,很多幼儿都躲开他,不让他参加他们的游戏。他开始抱怨:“为什么不要我玩?”小沙直率地回答:“因为你总是想当头!”。 试分析小谦在这一情景中会体验到什么?教育者如何引导小谦从中有所学习?
2、小杰在午睡后想和小瑞一起玩。不巧的是,小瑞刚刚醒,只想单独呆着。出于沮丧,小杰变得具有攻击性,最终诉诸身体接触来引起小瑞的注意。行为从轻轻碰升级成用力推,然后就是打。小瑞号啕大哭起来。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帮助他们?请说明你的理由。
3、超超在拿小抹布檫自己的桌子的时候,把抹布弄得很湿,然后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后来干脆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了好一片。 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并请说明你的理由。
五、应用题(15分) 请分析下案例中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一个指导计划。 案例:今天,下雨了,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小雨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小雨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小雨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小雨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小雨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小雨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示意让小雨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小雨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顾雨蘅的边上。小雨拿着他插的宝剑在赵孜纯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赵孜纯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小雨用手当宝剑,在赵孜纯身上乱打,赵孜纯哭着喊:“老师,他打我。”小雨的妈妈看见赵孜纯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小雨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小雨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小雨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小雨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