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题目:1、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是()。 【A】:委任 【B】:退休 【C】:升职 【D】:调任 题目:2、下列有关行政法特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彩蛋 【A】:行政法律规范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B】:行政法通常是具有很强的协商性 【C】: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广泛且易于变动 【D】:行政法内容单一 题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C】: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 【D】: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题目:4、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A】: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 【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 【D】: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题目:5、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被称为()。 【A】:行政相对人 【B】:行政机关 【C】:行政主体 【D】:行政机构 题目:6、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A】:部门规章 【B】:行政解释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题目:7、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行政相对人总是公民 【B】: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C】: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题目:8、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A】:无效的行政行为 【B】: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C】: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 【D】:有效的行政行为 题目:9、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A】:自己承担 【B】:与委托的行政机关共同承担 【C】: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来承担 题目:10、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A】:撤销 【B】:变更 【C】:宣布无效 【D】:废止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 题目:1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 【A】:地方性法规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宪法和法律 【D】:行政法规与规章 题目:12、下面选项属于行政的特征的是()。 【A】:行政具有法律性 【B】:行政具有国家强制性 【C】:行政具有执行性 【D】:行政具有国家意志性 题目:13、关于行政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以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 【B】: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C】:行政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 【D】: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中,行政主体的意志和行为具有单方性 题目:14、我国地方行政机关包括()。 【A】:边远山区 【B】: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 【C】:一般地方行政机关 【D】: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题目:15、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A】:考任 【B】:选任 【C】:聘任 【D】:委任 题目:16、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以下选项属于职权行政主体资格取得条 件的有()。 【A】:拥有法定职权 【B】: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 【C】:拥有独立行政经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 【D】:依法成立 题目:17、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 【A】: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和救济应当合理 【B】:行政职权的行使应当合法 【C】:行政主体的设立必须合法 【D】:行政程序也应当合法 题目:18、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形式 【B】:主体 【C】:内容 【D】:客体 题目:19、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国家强制力做保障 【B】: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C】: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D】: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题目:20、被授权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主要有()。 【A】:被授权组织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机关承担 【B】: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由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而产生。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权限、范围,只能依行政机关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 【C】:被授权组织属于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 【D】:被授权组织主要是行政机构,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只能是企事业单位 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题目:2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题目:22、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并不必然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即并不必然是行政主体。 题目:23、在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题目:24、在我国,行政法还不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部门。 题目:25、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中行政主体的意志和行为具有单方性。 题目:26、授权行政主体行使的行政职权是一种固有的职权,即按照宪法、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应该由它们来行使的职权。 题目:27、职权行政主体的设立,需要经过必要的公告程序。 题目:28、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依法拥有和行使行政职权,并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其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机关和组织。 题目:29、行政主体的行为并不全部都是行政行为,只有那些能对外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才是行政行为。不能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单纯的报告、通知、调查及其他事实行为,也是行政行为。 题目:30、行政主体资格消灭与行政主体资格变更基本相同。 题目:31、行政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 题目:32、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拥有行政职权和行使行政职权都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任何违法行政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题目:33、行政法律事实又称为法律行为,是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题目:34、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题目:35、行政法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产生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题目:36、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撤销或变更之前,对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拘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 题目:37、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 题目:38、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针对具体事项或特定的人,对外部采取的能产生直接法律效果,使具体事实规则化的行为。 题目:39、行政行为的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 题目:40、行政行为通常具有以下法律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