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 1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2《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 A丁伯根B托夫勒C佩切伊D贝尔 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 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 4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 5一位工作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 6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源于( ) A家长制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当代管理理论 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 A信息社会论B社会趋同论C依附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 8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 9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来的( ) A弗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 10.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 11.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 12. 文化是指(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13. 社会工作是指( ) 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B本职工作之外的群众服务 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14.“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 A享乐主义B权力主义C悲观主义D乐观主义 15.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 A城乡对立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D城乡协调发展 16.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形式运算B具体运算C感知运算D前运算 17.最早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8.整合作用是指(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朋友谈心B观众看电影C顾客的摩肩接踵D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20.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A消极的控制B外在的控制C积极的控制D非正式控制 21社会保险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22《增长的极限》报告是( )等人提出的。 A米.朱萨诺维克 B梅多斯 C罗.帕斯托尔 D奈斯比特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24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与核心是( ) A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25以下哪种规则属于成文的规范( ) A习惯 B道德 C伦理 D章程 26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B人际关系密切C存在长久D综合性功能 27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 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28一位厂长由于某种原因成为一名工人属于( ) A个人流动B水平流动 C向下流动D向上流动 29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管理学家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30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对象的社会工作属于( ) A团体工作 B社区工作 C社会工作 D个案工作 31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理论( )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32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 A社会均衡论 B社会进化论 C生物有机体说 D文化类型说 33“镜中自我”是谁提出的( )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34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 A迪尔凯姆 B米德 C韦伯 D吴文藻 35“历史三阶段”说的提出者是( ) A维科 B施本格勒 C汤因比 D索罗金 3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量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37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38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失业 39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是指( )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40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41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42中国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 43“社会”一词源于( )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 44社会趋同论的提出者是( ) A弗兰克B丁伯根C普雷毕什D沃勒斯坦 4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A角色扮演B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 46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 A社会与个人的关系B政府与个人的关系 C个人与个人的关系D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47下列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社会制度B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 C社会结构和功能 D政治现象和政治原理 48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为一个经验学科,始于( ) A 17世纪初 B 18世纪初 C 19世纪初 D 20世纪初 49被誉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 A斯宾塞 B奥古斯特.孔德 C伏尔泰 D马基雅维利 50迪尔凯姆的代表作( ) A《自杀论》 B《社会学原理》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讲义》 51西方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 A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评主义 B实证主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C实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D实证主义、消费主义、批判主义 52当前我国社会学研究最突出的中心议题是( ) A城市化 B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C社会阶层流动 D就业与社会保障 53下列不属于社会学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 A观察法B调查法C文献法D比较法 54社会学主要的调查法不包括( ) A普查 B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 D社群调查 55文献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 A它能研究其他方法不能研究的对象 B它可以在资料库中搜索材料 C它可以不用实地调查 D它的研究成本比较低 二、多选题 56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是( ) 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B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C人有语言能力D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57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 )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物质环境D经济环境 58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 ) A初级社会群体B次级社会群体C高级社会群体D低级社会群体 59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 A依赖关系B顺应关系C掠夺关系D对立关系 60社会保障的特点是( ) A经济保障B社会化C合法性D人道主义 61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 ) A工业B畜牧业C手工业D商业 6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实施“五保”制度,其保障的重点对象是( ) A少年儿童B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老人C孤儿D残疾人 63社区分析的框架有( ) A巨型社区B中型社区C微型社区D大型社区 64现代组织的组织过程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 A岗前培训B工作过程标准化C工作技能标准化D成果标准化 65以下哪几种关系属于初级社会关系( ) A同事关系B师生关系C血缘关系D地缘关系 66人要进行两种生产即( ) A生活资料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C人的自身生产D精神财富生产 67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即( ) A经院学派B罗马俱乐部学派C赫德森学派D纽约大学学派 68失业有两种存在形式是( ) A过度失业B不充分就业C显性失业D隐性失业 69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A提升B生存C享受D发展 70根据交往的主体可以把交往分为二种形式即( ) A个人交往B群体交往C直接交往D间接交往 71以下群体,哪些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 A组织B家庭C邻里D儿童游戏群体 72根据社会流动的主体来划分,社会流动方式可分为( ) A个人流动B家庭流动C群体流动D代际流动 73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分为( ) A军事组织B正式组织C非正式组织D文化教育组织 74对称性社会互动主要包括( ) A合作B竞争C冲突D强制 75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主要包括( ) A暗示B模仿C调适D异化 76社会角色的主要类型包括( ) A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B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C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D戏剧角色和舞台角色 77以下属于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 A家庭B邻居C老乡D亲属 78家庭的类型可以分为(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D 其他家庭 79下列属于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的是( ) A直线式组织结构B职能式组织结构 C事业部式组织结构D矩阵式组织结构 80下列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 ) A韦伯的科层制管理B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C帕森斯的管理理论D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 81下列属于人类历史上的分层制度( ) A奴隶制度B种姓制度C等级制度D阶级制度 82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包括( ) A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B一生中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D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 83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 )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工伤保险D 企业年金 三、判断题 84竞争就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等相互作用方式。( ) 85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而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进行教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社会化。( ) 86某单位的同一科室同事属于初级群体( ) 87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 ) 88贫穷虽然表现在经济、社会福利和文化水平等方面,但其本质特征是经济贫穷。( ) 89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生活在一起组成的家庭是联合家庭( ) 90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社会人”。( ) 91马克思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 92科层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只有正功能,没有负功能。( ) 93社会保险就是对现实贫困的救济。( ) 94语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 ) 95在就业和失业之间有一个过渡状态即显性失业。( ) 96一对夫妻因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无法生活,最后只能以离婚而告终,这在社会学上称为角色中断。( ) 97从本质上说,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索取关系( ) 98家庭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 99社会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进行优劣、合理性评价的思想体系() 100斯宾塞是社会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关于社会进化的思想深受“上帝造人说”的启发() 101与自然现象不同,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102从文化要素角度看,各种文化系统都有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如符号、价值观、规范等() 103正式规范主要有社会习俗、民风、民德、乡规民约等() 104文化认同具有很强的特久性和稳定性,是种深层次的认同,或可称之为“心灵认同”。() 105亚文化又称“副文化”、“次文化”、“支流文化”或“潜文化”,指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106后发内生型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现代化起步较晚,而且其开始迈入社会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并非自身主动积极的选择,而主要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 107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 四、简答题 108简述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109社会交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10简述社区构成的要素 111简述X理论与Y理论 112试析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 113试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114试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115试析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116社会工作 117社会变迁 118需要 119社会 120社会组织 121角色冲突 122人的社会化 123社会交往 124文化 125初级社会群体 126社会互动 127社会群体 128家庭 129社会分层 130社会流动 131简述网络互动中的主要问题? 132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 133简述家庭的功能 134简述社会组织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