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学期创新教学第1次平时作业 一、多选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6分 1、在对课程文本的解读中,“理解”所包含的内涵是:“理解”是()。 A:感悟过程 B:对话形式 C:意义构建 D:文本解读 正确答案: A B C 2、课程文本具有( )的基本特征。 A:权威性 B:情感性 C:理性的至上性 D:设计者意图的原始性 正确答案: A C D 3、课程和教学有( )等不同的模式。 A:二元模式 B:连接模式 C:同心模式 D:循环模式 正确答案: A B C D 4、宏观课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哪些方面()。 A:原始经验 B:共同经验 C:个别经验 D:综合经验 5、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 A:多样性 B:整体性 C:平衡性 D:综合性 二、判断题 (共5题,共30分) 1、生成性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关键因素是学生。 A:对 B:错 2、课程文本主要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以及练习册等。 A:对 B:错 3、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A:对 B:错 4、相关课程:即由具有科际联系的两门以上科目组成的课程。如语文/历史、数学/科学、语文/社会等。 A:对 B:错 5、拓展课程是指反映和丰富学生个人兴趣水平的教育经验。 A:对 B:错 三、名词解释 (共2题,共12分) 1、预设性课程 2、SWOTS分析法 四、问答题 (共2题,共16分) 1、简述教师开发生成性课程的基本策略。 2、简述学校课程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共1题,共12分) 1、何谓单元设计?何谓分层设计?两者有何异同点?
2020年秋季学期创新教学第2次平时作业 一、多选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30分 1、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方式包括( )。 A:任务表现评价 B:档案袋评价 C:观察评价 D:交流评价 2、结果评价中使用最多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通常可分为(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中期测验 D:期末测验 3、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经典模式包括( )。 A:前测 B:中介训练阶段 C:中期考核 D:后测 4、教师参与课程领导所承担的角色包括( )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者。 A: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 B:新课程实施的引领者 C: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 D: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助者 5、课程领导具有( )的特征。 A:领导主体多元化 B:决策过程民主化 C:沟通模式网络化 D:重引导而非控制 二、判断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24分 1、表现评价的任务是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是全景性的片段,仍保留了生活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A:对 B:错 2、纸笔测验的基本假设是解释。 A:对 B:错 3、过程评价的直接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弗利坦的学习经验促进理论。 A:对 B:错 4、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必然要求转变学校角色。 A:对 B:错 5、克鲁格认为,课程领导包括五个元素:订立愿景、管理课程及教学、监督教学、监控教学进度、提高教与学的气氛。 A:对 B:错 三、名词解释 (共2题,共12分) 1、学习过程评价 2、课程领导 四、问答题 (共2题,共16分) 1、学习过程评价有什么特点? 2、简述校长的课程领导职责。 五、论述题 (共1题,共12分)
1、要想设计好一个表现任务,必须遵循哪些步骤?试举例说明。
2020年秋季学期创新教学第3次平时作业 一、多选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30分 1、上海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提出了愉快教育的要素,即( )。 A:爱 B:美 C:兴趣 D:创造 2、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 A:动力作用 B:选择作用 C:诱导作用 D:推动作用 3、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主要有( )两种类型。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主动参与 D:被动参与 4、教学活动要实现培养完整的人、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这一任务,应积极引导他们在( )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A:运动技能 B:认知能力 C:道德面貌 D:精神面貌 5、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改革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A:动力作用 B:导向作用 C:调控作用 D:推动作用 二、判断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30分 1、20世纪80年代,一些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国外教学理论流派被引进中国。 A:对 B:错 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的当属凯洛夫的《教育学》。 A:对 B:错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存在。 A:对 B:错 4、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全民教育”。 A:对 B:错 5、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负相关。 A:对 B:错 三、名词解释 (共2题,共12分) 1、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 2、教学理念 四、问答题 (共2题,共16分) 1、简述智力结构的主要内容。 2、简述学校课程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简述当代教学改革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 (共1题,共12分) 1、为什么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2020年秋季学期创新教学第4次平时作业 一、多选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30分 1、自主性学习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类型,即( )。 A:自主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学习 D:小组学习 2、有意义接受式学习可分为(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3、从接受式学习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其内涵的不同来看,接受式学习包含( )类型。 A:机械性接受学习 B:主动接受学习 C:有意义接受学习 D:被动性接受学习 4、校本教学研究有( )基本形式。 A:专业引领 B:师生合作 C:自我反思 D:同行合作 5、校本教研遵循的基本理念是( )。 A: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场所 B: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C: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D: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目的 二、判断题 (共5题,共30分) 得分:30分 1、自主性学习的开展一般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即创设情境、出示目标、学生自学、师生探讨、练习迁移。 A:对 B:错 2、有意义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理解性的学习。 A:对 B:错 3、教师行动研究是适合基层教师开展的一种研究模式,是教师自己的研究。 A:对 B:错 4、学生反思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内涵。 A:对 B:错 5、教师自我反思的类型有:教学后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为教学的反思。 A:对 B:错 三、名词解释 (共2题,共12分) 1、合作学习 2、专业引领 四、问答题 (共2题,共16分) 1、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具体步骤。 2、适合校本教学研究的专业引领主要有哪些形式? 五、论述题 (共1题,共12分) 1、试析被动性学习方式与自主性学习方式的主要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