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开电大《中医药学概论》形考任务1-4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7 20: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药学概论1-4.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33.92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形考任务一
  )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纲目》成书于(  
  )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其病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样。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也是对一切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双方的概括。
符合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的是(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不符合五行特性的是(  
五行相生顺序错误的是(  
五行相克次序错误的是(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五脏相克不正确的是(  
对气的生理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组成为肾中精气和后天精气的是(  
组成为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的是(  
精的生理功能不正确的是(  
津液的生理功能不正确的是(  
不属于五脏的是(  
《黄帝内经》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唐代由官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该书首创药图,并以图经加以说明。
金元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医学流派的学术争鸣,医史上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器官组织的体液及其正常以及异常的分泌物。
形考任务二
病因分类正确的是(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  
  )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  )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伤肝
  )伤心
  )则气结
  )则气缓
  )则气郁
既属于痰饮致病特点又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  
  )表示精气不足,神气欠佳。
  )表示精气衰竭,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主寒证、疼痛、瘀血、惊风
  )主热证(实热、虚热)
  )主肾虚、水饮、血瘀
  )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所致。
  )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气病辩证属于气机失调的是(  
既病防变应当(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湿性趋上。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
形考任务三
五味作用特点正确的是(  
药物作用趋向确定与以下哪个方面无关?(  
以下十八反不正确的是(  
薄荷的功效不正确的是(  
石膏的功效不正确的是(  
大黄的功效正确的是(  
防己功效不正确的是(  
苍术功效不正确的是(  
茯苓不具有的功效是(  
具有回阳救逆功效的是(  
具有调经止痛功效的是(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是(  
能截疟的是(  
能解毒敛疮的是(  
能清心除烦的是(  
能利咽的是(  
能润肠通便的是(  
能祛痰开窍的是(  
能镇静安神的是(  
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是(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甜五种药味。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解表药大多味辛、质轻,药性升浮,主散,有发汗、透邪功能,部分药有透疹、平喘、明目和利咽等功能。
化湿药味多辛、苦,性偏温燥,主归脾胃二经,能醒脾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证。
形考任务四
  )指通过发汗、宣肺,以祛散外感六淫邪气,从而改善消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指通过温里祛寒,以改善或消除里寒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  
  )指能缓和药性,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药物。
麻黄汤组成不包含(  
小柴胡汤组成不包含(  
白虎汤组成不包含(  
龙胆泻肝汤组成不包含(  
大承气汤组成不包含(  
藿香正气散功效正确的是(  
理中丸组成不包括(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是(  
保和丸组成不包括(  
功效包含行气止痛的是(  
二陈汤组成不包括(  
功效有清热安神的是(  
天王补心丹的功效是(  
功效有化痰解毒的是(  
功效有升阳举陷的是(  
四物汤组成不包括(  
方剂从属于治法,治法是制方的理论依据。
和法指通过和解与调和,从而改善或消除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脏腑失和、气血紊乱等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反佐药,即降低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烈性的药物。
清热方易伤阳败胃,故不宜过量久服。
痰随气而升降,祛痰方中常配伍理气药物,以助化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QQ|手机版|无忧电大365题库 ( 冀ICP备19025431号-1|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478号 )|网站地图 | GMT+8, 2025-4-17 17:28 , Processed in 0.19216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