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开(河北)《实用文体写作》形成性考核作业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 20: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用文体写作-形成性考核四-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 -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1
当事人运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提起经济诉讼可以向法院提交()
A上诉状
B.申诉状
C.起诉状
D.答辩状
2
经济纠纷诉状中,核心内容应是( )
A.附项
B.请求事项
C.当事人基本情况
D.事实和理由
3
在经济纠纷诉状中,有利于法院改进审判工作,避免冤假错案发生的诉状是( )
A.起诉状
B..上诉状
C.答辩状
D.申诉状
4
民事原告在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依照事实和法律、向人民法院递交的书面请求是( )
A.民事裁决书
B.民事反诉状
C.民事起诉状
D.民事上诉状
5
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第--审判决或裁定进行全面审查,经过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的依据是( )
A.民事起诉状
B.民事_上诉状
C.民事申诉状
D.民事答辩状
正确答案是;民事上诉状
6
民事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_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是( )
A.刑事起诉状
B.民事上诉状
C.民事起诉状
D.刑事起诉状
7
民事诉状的证椐( }
A.需要原告列举,并进行初步分析
B.需要原告列举,并加以详细分析
C.需要原告列举,不需要分析
D.不需要原告列举,不需要分析
8
在充分理解文献内容的基础.,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文献中的一些观点依次摘抄下来,就形成了()
A.提要笔记
B.提纲笔记
C.摘录笔记
D.摘抄笔记
9
诉讼文书中列举证据,证据的名称要规范,要符合法律规定。
10
诉讼文书中列举证据,不仅要写明证据的名称,还要写明证据的来源。
11
在诉讼过程中,各方当事人都有可能用到答辩状。
12
答辩状可以分为一审程序所用的答辩状和二审程序所用的答辩状两类。
13
正文是答辩状的核心部分,是具体陈述答辩理由的部分。
14
答辩状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反驳性。
15
行政起诉状的递交具有严格的时间期限。
16
行政答辩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几个部分构成。
17
行政起诉状既是入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也是原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
18
行政答辩状的的使用,有利于答辩人维护自身的权益,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并作出公正的裁决。
19
行政起诉状的标题要表明文种名称也即“行政起诉状”。
20
生活文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21
证明性和严谨性是字据的主要特点。
22
字据虽然字数不多,但在语言运用上,不能有任何语意不明,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出现,否则就可能引发争议。
23
启事是指人们为说明有关事项或者请求他人帮助而公开发布的短文。
24
启事属于公开发布的告知性本书,必须具备告知性和简明性。
25
撰写启事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方式。
26
收信人姓名之后的称呼,其实不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而是送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
27
启事通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构成。
28
书信是产生较早的一类应用文体。
29
传统的书信由内文和封套两个部分构成。
30
撰写证明类文书和契约类文书,必须保证语言的准确性。
31
电子邮件的撰写应当依循传统书信的写作要求。
32
惜据、收据、欠据落款中的日期可以省略。
33
借据、收据、欠据落款中的8期可以写成“即日”。
34
征稿启事也可以写成征稿启示。
35
收信人姓名之后的称呼,可以用亲属称谓。
36
启事只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项,因此,国家机关不适合发布启事。
37
民事起诉状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迫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
38
刑事答辩状的标题可以省略。
39
与民事和刑事诉论文书不同,行政诉讼文书的种类是单- -的。
40
与民事和刑事答辩状不同,行政答辨状只用于一审程序。
41
经济纠纷起诉状对诉讼的内容项目,只要写全了,法院就会受理此案。
42
起诉状是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法院未生效的裁判,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请求依法撤销、变更原审哉判或重新审理而递交的书状。
43
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状,或被上诉入针对上诉人的.上诉状进行答复和辩解的诉讼文书。
44
实际.上,法律文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种类很多。
45
民用法律事务文书有很多种,不同性质的诉讼案件及不同的法律程序会要求使用不同的文书。
46
民事起诉状既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依据,也是原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QQ|手机版|无忧电大365题库 ( 冀ICP备19025431号-1|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478号 )|网站地图 | GMT+8, 2025-4-9 03:21 , Processed in 1.05365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