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形考任务三 一、单项(每题2分 1、在心理素质中, (B )占有主导地位。 A心理特点 B心理品质 C心理潜能 D 心理智力 2、( )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先天素质 D养成素质 3、养成素质的基础是( )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先天素质 D心理潜能 4、( )是身体素质、养成素质联系和发展的中介。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先天素质 D心理潜能 5、( )是智力活动的组织维持者。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E注意力 6、( )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7、( )是创新素质结构中最核心的心理要素之一。 A直观思维 B形象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8、大学生最佳智能结构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能力 B创造性思维能力 C发散思维能力 D分析思维能力 9、非智能因素的首要功能是( )。 A动力作用 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 D强化作用 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映了()对于意志过程的实质性意义。 11.( )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12. ( )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13. ( )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的“合金” 14.民无信不立”指的是在国家对民众要有 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45分) 1、心理素质的主要特点有() A整体性 B质量性 C个别性 D独特性 2、下列哪些属于非智能因素素质() A动机 B兴趣 C情感 D意志 E性格 3、能力包括()五种基本心理因素。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E注意力 4、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 A适应性 B姿态性 C个别性 D艺术性 E坚持性 5、情感有几种形式() A情绪 B情感 C情操 D感情 6、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积极的求异性 B敏锐的洞察力C创造性的想象 D独特的知识结构 E活跃的灵感。 7、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A智力因素 B知识因素 C心理环境 D心理素质 E人格特征 8、创造性思维的成分有() A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B直接思维和分析思维 C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D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E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 9、兴趣的形式有() A有趣 B乐趣 C志趣 D情趣 10、情感具有()的特点。 A波动性 B感染性 C广延性 D多样性 11、动机的主要特点是() A动机的不稳定性 B动机的条件依附性 C动机的正确性 D动机的长远性 E动机的稳定性 F动机的有效性 12、兴趣的主要特点() A内在趋向性 B倾向性和广阔性 C稳定性与积极性 D内在选择性 13、意志的过程分为( )三个阶段。 A决心 B信心 C恒心 D诚心 14、意志的主要特点( )。 A目的性 B调控性 C统一性 D能动性 E自觉性 15、性格的主要特点( )。 A独特性与稳定性 B完备性与整体性 C规定性与坚定性 D独立性 16、心理素质的构成因素有( )。 A心理潜能 B心理特点 C心理品质 D意志力 17、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 A先天性因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努力 18、根据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可将思维分为( )。 A直观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9、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将思维分为()。 A直观思维 B形象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20、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性的反映,具有()的特征。 A概括性 B直观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21、发散思维的三种重要特征是()。 A流畅性 B直观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22、完整的创造思维包括()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常规思维 D聚合思维 23、根据创造思维进行的方向可以将思维划分为()。 A纵向思维 B发散思维 C横向思维 D聚合思维 24、按人们对某一问题思考的方向,可以将思维划分为()。 A正向思维 B逆向思维 C横向思维 D聚合思维 25、按人们对自己思维的意识程度可将创造思维分为()。 A逆向思维 B正向思维 C潜意识思维 D显意识思维 26、非智能因素的作用表现在()。 A动力作用 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 D强化作用 E引导作用 F调节作用 27、按照意志的内部心理机制,可把意志的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A决心 B信心 C恒心 D雄心 28、从静态角度看,性格有四个层次()。 A世界观 B现实态度 C心理特征 D活动方式 三、判断题:(每题2分,72分) 1. 心理特点是先天的,不具有可塑性。 2、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内在的、深层次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素质由心理潜能、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构成。 3、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表现为学生的心理潜能、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都得到开发和发展,智能和非智能因素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性。 5、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过去知识经验的限制,应用全新的方法、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具有鲜明的新颖性和独立性。 6、非智能因素是智能因素以外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 7、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8、心理潜能是心理素质发展和形成的前提。 9、心理特点是先天的,比较稳定。 10、心理品质是后天形成的。 11、能力不是心理素质。 12、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 13、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仓库。 14、想像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和条件。 15、心理素质的纵向结构是心理潜能-心理特点-心理品质。 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17、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18、发散思维是创造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简答:(每题10分,60分) 1、简答心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素质的关系 2、简述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关系。 3、心理素质教育有何意义? 4、简述非智能因素的作用 彼此都有正、负两个作用 5、简述动机的培养方法。 6、简述兴趣的培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