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
形考任务一.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9.56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png)
-
形考任务二.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8.79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png)
-
形考任务三.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9.5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png)
-
形考任务四.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9.13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 形考任务一 试题 1 1.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 ) A. 工程科学 B. 社会科学 C. 现代科学 D. 自然科学 试题 2 2. 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 A. 科学是态度价值观 B. 科学是探究过程 C. 科学是知识体系 D. 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试题 3 3.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 )时期。 A. 综合课程 B. 科学的大众 C. 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D. 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试题 4 4. 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 ) A. 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B. 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C.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D.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试题 5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 B. 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 C. 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 D. 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试题 6 6. ( )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维果茨基 D. 马卡连科 试题 7 7. 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 ) A. 改革开放时期 B. 清朝末年 C. 解放初期 D. 民国初年 试题 8 8. 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 ) A. 陈鹤琴 B. 杨贤江 C. 张宗麟 D. 陶行知 试题 9 9. 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 ) A.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 B. 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 C. 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D.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 试题 10 10.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 )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挪威 试题 11 1.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回答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 试题 12 2.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回答(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试题 13 3.2012年10月我国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回答。 试题 14 4. 日本2018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即将教育内容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回答。 试题 15 5.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分别是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其中回答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 试题 16 1.科学 试题 17 2.科学教育 试题 18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试题 19 1. 简述科学的本质与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 试题 20 2. 简述儿童朴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试题 21 3. 简述美国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试题 22 4.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试题 23 试结合儿童科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儿童的科学朴素理论。
形考任务二 试题 1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不包括哪一项( )。 A. 科学知识 B. 科学思想 C. 科学方法与技能 D. 科学态度 试题 2 2. 美国学者乔·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其定义的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 ) A.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科学本质)的理解 B. 对科学发明的理解 C.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科学本质)的理解 D. 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试题 3 3.“兴趣、好奇、好问”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方面的目标。 A. 科学知识 B. 科学方法与能力 C. 科学经验 D. 科学情感与态度 试题 4 4.“预测与推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方面的目标。 A. 科学情感与态度 B. 科学知识 C. 科学经验 D. 科学方法与能力 试题 5 5.“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 ) A.2-3岁 B.4-5岁 C.3-4岁 D.5-6岁 试题 6 6. “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属于( )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 A.2-3岁 B. 3-4岁 C.4-5岁 D.5-6岁 试题 7 7.“引导学前儿童在操作、探究中发现并理解三脚架稳定的特性”,该活动目标表述是从( )的角度? A. 教育行政机构 B. 教师 C. 学生 D. 幼儿园 试题 8 8. 在《纲要》和《指南》中多处强调“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季节变化和常见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和影响”等,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 )的特点 A. 环境性 B. 常规性 C. 日常性 D. 生活性 试题 9 9.大班科学活动《地下的秘密王国》的目标表述为:(1)观看森林冬景图。(2)说说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请问这个目标表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 A. 混淆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B. 目标表述不清晰 C. 目标表达没有从儿童视角 D. 目标的制定没有体现年龄适宜性 试题 10 10.夏天雨季,突降暴雨,学前儿童立即被下雨所吸引,雨后地面出现小水洼,蚯蚓钻出来了,树叶挂着露珠.......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暂停了原本准备的课程教学计划,而是与儿童一起观察雨并进行引导教学,这体现了科学教育课程的( )特点. A. 偶然性 B. 启蒙性 C. 生成性 D. 突发性 试题 11 1.《纲要》和《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分别暗含在《纲要》的内容与要求和《指南》的回答部分。 试题 12 2.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培养具体保护与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回答。 试题 13 3.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回答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 试题 14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并不追求学前儿童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也不追求学前儿童抽象水平的科学概念,而强调让学前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来获得有关的经验与体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形成表象水平的回答。 试题 15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水平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为回答和_数学认知两大维度,并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做了进行了进一步分解。
试题 16 1.学前儿童科学素养 试题 17 2. 科学情感与态度 试题 18 3.分类 试题 19 1.2001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是: 试题 20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有关物质世界中光、影与颜色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 试题 21 3.儿童科学教育中包含哪些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方法? 试题 22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单个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应该注意什么? 试题 23 从历史发展和国际范围来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有哪些新变化?
形考任务三 试题 1 1.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程,是( )取向的。 A. 实践 B. 生活 C. 生活 D. 学科 试题 2 2.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 )活动,因为这样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 A. 角色 B. 区域 C. 自由 D. 户外 试题 3 3.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 ) A. 实验操作型活动 B. 观察认识型活动 C. 技术操作型活动 D. 区域游戏型活动 试题 4 4.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 )特点。 A. 自主性 B. 创造性 C. 独立性 D. 实践性 试题 5 5.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 时空开放性 B. 操作层次性 C. 材料多样性 D. 活动自主性 试题 6 6.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这是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的( )特点。 A. 持久和连续 B. 灵活和随机 C. 个别化 D. 随意性 试题 7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 )为主要活动方式。 A. 上课 B. 探究 C. 集体教学 D. 游戏 试题 8 8.幼儿需要根据探究的任务和对问题的猜测假设,选择适宜的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制订研究的计划和调査的方案。这属于幼儿科学探究的( )环节。 A. 调查验 B. 猜测假设 C. 收集信息 D. 结论解释 试题 9 9.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动手操作,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演示法 C. 观察法 D. 控制法 试题 10 10.因为学前儿童在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影子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借此引导他们认识光影关系,生成了一次科学教育课程,这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 )。 A. 偶发性原则 B. 趣味性原则 C. 生活性原则 D. 非常规原则 试题 11 1.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选择确定了活动内容之后,通常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回答三个部分。 试题 12 2.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开始部分、回答、结束部分三个部分。 试题 13 3.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回答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试题 14 4.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句经典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回答。” 试题 15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物质环境的类型有回答、自然角、园地。 试题 16 1.“5E”教学模式 试题 17 2.幼儿园生命科学活动 试题 18 3.STEM 试题 19 1. 简述学科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施。 试题 20 2.简述集体教学中的科学教育价值特点。 试题 21 3.简述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指导要点。 试题 22 4.简述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原则。 试题 23 一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说道“原来杆秤、养蚕、竹蜻蜓、走马灯、染布可以做成科学课,我一直以为,这只能上民间文化的相关主题,可是你带小朋友探讨走马灯机械工作原理,饲养观察蚕宝宝生活习性,吐丝结茧,还有小朋友用杆秤玩买卖游戏,进行称重测量的活动,这些都让我知道传统文化课程也可以有科学的元素。”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案例中教师感悟的看法,说一说有什么启发?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科学教育环境和资源,才能有效的促进儿童们在科学领域中的探索?
形考任务四 试题 1 1.在科学发现区,教师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协作者,尽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以及科学游戏中成为( )。 A. 活动执行者 B. 活动执行者 C. 主动构建者 D. 服从指挥者 试题 2 2.( )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 A. 自然角 B. 活动室 C. 观察室 D. 实验室 试题 3 3.幼儿的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 )为代价来求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A. 场地 B. 兴趣 C. 秩序 D. 常规 试题 4 4.心理环境是学前儿童有效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保障,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从( )两方面展开。 A. 幼儿园行政管理和鼓励教师创造 B. 加强家园合作和师幼互动 C. 专家指导和家园合作 D. 幼儿园物质准备与师幼良好互动 试题 5 5.儿童的科学研究始于疑惑,而疑惑又源于( ) A. 认知平衡 B. 认知缺失 C. 问题情境 D. 认知冲突 试题 6 6.诸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是( )课程资源。 A. 显性 B. 社会 C. 园内外 D. 隐性 试题 7 7.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的方法是( ) A. 等级评定法 B. 描述记叙法 C. 事件取样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试题 8 8.旨在提前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评估是( ) A. 形成性评估 B. 诊断性评估 C. 终结性评估 D. 预测性评估 试题 9 9.旨在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或修正课程的评估是( )。 A. 预测性评估 B. 终结性评估 C. 形成性评估 D. 诊断性评估 试题 10 10.为倾听5岁以下幼童而创设的具体框架,组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以参与式工具(如让幼童使用相机拍照、旅行、绘图、画画、进行角色扮演等)的使用为特征的新方法是( ) A. 综合评估法 B. 马斯洛方法 C. 故事评价法 D. 马赛克方法 试题 11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回答。 试题 12 2.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四个方面,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回答。 试题 13 3.学前儿童科学态度包括学前儿童对周围世界和回答的学习具有好奇心与兴趣。 试题 14 4.观察与记录常用的手段有文字描述、图片、摄影、录像、录音等方式,常用的具体操作也可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回答等三种。 试题 15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估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旨在提前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评估类型是回答。 试题 16 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了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知识,本次作业着重进行实践能力考查。请大家根据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设计并执行一次优质的科学教育活动,题目自拟,内容自选(内容要符合儿童年龄段特征),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完整且具体可操作。 作业必须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教学过程(含师幼互动过程)、活动反思总结(评价)等。要求: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本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