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开电大《犯罪心理学测》形考任务12及期末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3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考任务1.docx售价: 4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3.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形考任务2.docx售价: 4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5.6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随学随考考试.docx售价: 4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犯罪心理学(综合).docx售价: 12 学习币

附件大小: 20.3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形考任务一
试题 1
下面哪一个不是犯罪行为发生的特殊模式(
试题 2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人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试题 3
下列哪一个不是犯罪动机强化得情况(
试题 4
犯罪类型是指按一定(),将犯罪现象的某些共同性质、特点所作的不同分类。
试题 5
下列哪一项不是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途径(
试题 6
影响女性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不包括()。
试题 7
智能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下列哪一个属于智能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
试题 8
影响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生理因素有()。
试题 9
精神病的病因主要有()。
试题 10
情感性精神病包括哪些类型()。
试题 11
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心理,也研究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试题 12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试题 13
犯罪心理结构是一个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构。
试题 14
犯罪动机、目的与行为三者之间,有其一致性,但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同一犯罪动机对不同犯罪目的选择的多样性,和同一犯罪目的来自于不同犯罪动机的复杂性。
试题 15
所谓双趋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两个目标对其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试题 16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试题 17
未成年犯罪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犯罪人。
试题 18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最多的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强奸等。
试题 19
模仿性、易变性不是未成年人期的一大特征。
试题 20
攻击型强是女性个性静态特征因素。

形考任务二
试题 1
被告人在法庭辩论过程中的心理(
试题 2
刑罚对民众心理的正效应表现在()。
试题 3
预测犯罪征兆的方法有()。
试题 4
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有()。
试题 5
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主要包括()。
试题 6
犯罪人犯罪后的情绪主要表现在()。
试题 7
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类型有()。
试题 8
累犯的行为特征有()。
试题 9
惯犯的行为特征有()。
试题 10
诈骗犯罪人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试题 11
女性卖淫行为可能与其情感有关,而非纯粹的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
试题 12
偶犯是相对于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试题 13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5年内再犯刑罚的故意犯罪。
试题 14
流窜作案、行为谨慎、犯罪手段残忍等是累犯的行为特征。
试题 15
智能犯罪人情绪情感特征一般表现为智力水平高、思维偏执、法律意识薄弱等方面。
试题 16
行为的不可连续性是智能犯罪人的行为特征之一。
试题 17
所谓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
试题 18
犯罪团体是指经常从事越轨或违法犯罪行为,结构松散,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的小团体。
试题 19
盲目性和冒险性、纠合性和易变性、野蛮性和残忍性、腐蚀性和传染性是女性团伙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试题 20
团伙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兴趣上的低级性,性格上的轻浮性与精神空虚,情绪与情感的外露性等方面。

随学随考考试
试题 1
影响女性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不包括()。
试题 2
智能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下列哪一个属于智能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
试题 3
影响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生理因素有()。
试题 4
精神病的病因主要有()。
试题 5
情感性精神病包括哪些类型()。
试题 6
犯罪嫌疑人常用的反侦查手段有()。
试题 7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常见的心理状态有()。
试题 8
被告人在法庭辩论过程中的心理(
试题 9
刑罚对民众心理的正效应表现在()。
试题 10
预测犯罪征兆的方法有()。
试题 11
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有()。
试题 12
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主要包括()。
试题 13
犯罪人犯罪后的情绪主要表现在()。
试题 14
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类型有()。
试题 15
累犯的行为特征有()。
试题 16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试题 17
未成年犯罪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犯罪人。
试题 18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最多的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强奸等。
试题 19
模仿性、易变性不是未成年人期的一大特征。
试题 20
攻击型强是女性个性静态特征因素。
试题 21
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是女性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试题 22
从属性、欺骗性、冲动性、性色彩浓厚、自私性等都是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试题 23
明显的两重性、冒险性、易受暗示性等是未成年人的意志特点。
试题 24
情感依附、自我显示、拜金主义意识、贪图安逸等是女性在经济犯罪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试题 25
色情诱惑、谎言欺骗、男女合谋是女性经济犯罪的行为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QQ|手机版|无忧电大365题库 ( 冀ICP备19025431号-1|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478号 )|网站地图 | GMT+8, 2025-4-20 19:51 , Processed in 0.21430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