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开51194《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1-3及终结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9 1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考任务1.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7.3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形考任务2.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8.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形考任务3.docx售价: 3 学习币

附件大小: 17.4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1-3.docx售价: 9 学习币

附件大小: 33.89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 购买 记录

部分科目为随机出题,顺序是乱的 请用CTRL+F搜索查找你所需要的试题

题目为随机抽题 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
第一次形考作业
试题 1
下列散文,属于描写“异类”或“鬼物”的有____
试题 2
《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男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女吊等,为男吊作铺垫。
试题 3
《女吊》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试题 4
《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试题 5
《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试题 6
《隐身衣》是钱钟书的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和《代后记》。
试题 7
《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书信体。
试题 8
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阮籍。
试题 9
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庾信。
试题 10
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游猖”活动。
试题 11
下列散文,属于描写“异类”或“鬼物”的有____
试题 12
何其芳的《独语》有相当多的想象成份,下列人物属于这种想象的有____
试题 13
关于周作人正确的说法是:   
试题 14
有关《苦雨》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有____
试题 15
“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___
试题 16
“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___一文的主旨。
试题 17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这段文字出自:
试题 18
“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这段话出自____
试题 19
“生命之火熄了又熄了,一片蓝焰,一堆灰。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这一段文字节选自____
试题 20
“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____理想中的散文。
试题 21
“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沉,也没有他的脚印”(《商州又录》)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
试题 22
“门幕一掀,她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这段文字出自:
试题 23
《十年一梦》中,“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这个“她”是指____
试题 24
《商州又录》借季节的变化,描绘了十一幅写意的素描画,其中季节变化的顺序大致是____
试题 25
1934年是沈从文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这年1月,他返回湘西看望病中的母亲后,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边城》,并写出了他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1936年)和《湘西》(1939年)中的许多篇章。

第二次形考作业
试题 1
“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这是《腊叶》的构思特点。
试题 2
《我与地坛》中的语句有:     
试题 3
《独语》的语句有:   
试题 4
1928年,年仅20岁的穆旦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诗作____
试题 5
“我的忧伤因为你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这是舒婷诗作《会唱歌的鸢尾花》的题记。
试题 6
.是的,河水鬼大可不谈,但是河水鬼的信仰以及有这信仰的人却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平常只会梦想,所见的或是天堂,或是地狱,但总不大愿意来望一望这凡俗的人世,看这上边有些什么人,是怎么想。  这段文字出自:
试题 7
.《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浸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对这句话理解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
试题 8
都属于闻一多创作的诗是____
试题 9
“独语是一种内敛式的话语方式,注重内心的自我满足,强调独立、孤独的生命体验,风格上也比较偏向奇崛与沉思”,所以“独语”既是一类文章,也是写文章的一种方式,是以想象为材料。
试题 10
都是新月派诗人的一组是____
试题 11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是穆旦《出发》中的诗句。
试题 12
顾八奶奶:受不了,露露,关上吧。     吹吹,痛快!活着要点空气。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13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春天, 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 骑上你飞奔而去, 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试题 14
.贾平凹90年代的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杨朔模式”的突破,《商州又录》就是这个时期的典范作品。
试题 15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两句诗出自郭沬若的《女神》。
试题 16
1934年是沈从文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这年1月,他返回湘西看望病中的母亲后,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边城》,并写出了他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1936年)和《湘西》(1939年)中的许多篇章。
试题 17
.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戴穿衣”。  
试题 18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痉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这节诗选自海子的《春天,十个海子》。
试题 19
(善意地嘲讽)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迭连快说)坐下,坐下,坐下,坐下。  〔愫又勉强坐下。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20
30年代诗人的主要代表有:   
试题 21
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沈从文。
试题 22
(一时忍不住笑——却故意绷起脸)啊,干嘛跑到我这来偷东西,啊?
  小东西:我没有偷东西。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23
1934年,沈从文在回乡的行程中给妻子张兆和写了近50封信,这些书信经过加工整理,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后结集成《湘行散记》。
试题 24
下列散文,属于描写“异类”或“鬼物”的有____
试题 25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痉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这节诗选自海子的《麦地与诗人》。
试题 26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发表于1928年。此诗被称作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记录了诗人人生探索的心理历程。
试题 27
"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信鬼后有人。  这段文字出自:
试题 28
都是穆旦创作的一组诗是____
试题 29
“我的忧伤因为你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这是北岛诗作《会唱歌的鸢尾花》的题记。
试题 30
“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是散文《鬼的生长》中的句子。

第三次形考作业
试题 1
《茶馆》人物有:
试题 2
关于《北京人》,正确的说法有____
试题 3
《日出》的场景由家庭移向了社会,同时展现了现代大都市的两个典型的环境,以潘月亭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卧房为舞台场景,用非常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了行走于其间的众生相。
试题 4
《茶馆》分为三幕,所表现的三个时代是____
试题 5
《北京人》中,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是曾文清。
试题 6
刘麻子:“这么一革命啊,可苦了我啦!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我干瞧着,摸不着门!”   这段语句出自:
试题 7
我要人养活我,你难道不明白?”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8
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是____
试题 9
唐铁嘴:“我改抽‘白面’啦。你看,哈德门的烟是又长又松,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儿福气还小吗?”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10
《茶馆》第一幕中,台词最少的人物是王利发。
试题 11
曾 皓 这房子是先人的产业,一草一木都是祖上敬德公惨淡经营留下的心血,我们食于斯,居于斯,自小到大都是倚赖祖宗留下来这点福气,吃住不生问题。(拍着那沙发的扶手)你们纵然不知道爱惜,难道我忍心肯把房子卖给这种暴发户,卖给这种——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12
《日出》的场景由家庭移向了社会,同时展现了现代大都市的两个典型的环境,以潘月亭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卧房为舞台场景,用非常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了行走于其间的众生相。
试题 13
《茶馆》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都出现过的重要人物是____
试题 14
出场人物众多,对白之精到,属中外话剧罕见的一幕是____
试题 15
愫方(抬头)我真是想大哭一场,奶妈,这样活着,是干什么呀!(扑在桌上哭起来)
   曾瑞贞 :是啊!愫姨!我就是问为什么呀?      (对文彩,苦恼地)我真不喜欢发牢骚,可你再不让我说几句,可我,找还有什么?我活着还有什么?     泰: (……像在黄梅天,背上沾湿了雨一般,说不出的又是丧气,又是恼怒,又是悲哀的神色,连连地摇着头)……你那位令嫂就懂得弄钱,你的父亲就知道他的棺材。我真不明白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     这段对话出自:
试题 16
丁西林被称为“独幕剧圣手”、“中国现代第一位喜剧大师”。
试题 17
《日出》、《雷雨》和《原野》都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
试题 18
《日出》、《雷雨》和《原野》都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被一些研究者称为“激流三部曲”。
试题 19
《日出》中的人物有:   
试题 20
《日出》主要是通过“不足”与“有余”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来表现主题的。“不足者”有   
试题 21
在《茶馆》中老舍既没有选取某个特殊的家庭,也没有选取某个特殊的地域,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茶馆。常四爷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试题 22
《北京人》中,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是曾思懿。
试题 23
报童:“掌柜的,长辛店大战的新闻,来一张瞧瞧?”王利发没好气地反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报童乖巧地回答:“也许有,您自己找!
试题 24
《酒后》的场景由家庭移向了社会,同时展现了现代大都市的两个典型的环境,以潘月亭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卧房为舞台场景,用非常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了行走于其间的众生相。
试题 25
“你跟我走!还是跟我走吧。”,“只要你跟我走,你现在还是孩子,过真正的自由的生活”,“竹均,你为什么不跟我走?”“竹均,你听我一句,你这么下去,一定是一条死路,你听我一句,要你还是跟我走”  这段对话出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QQ|手机版|无忧电大365题库 ( 冀ICP备19025431号-1|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478号 )|网站地图 | GMT+8, 2025-4-20 20:02 , Processed in 0.18237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