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3-19 08:39:06

国开《团体工作》期末复习题辅助资料



团体工作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指出:“小组工作是运用个人意志结合小组的方法,以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关系的调试及其他有益于社会的目标的达成。”A、柯义尔B、纽斯泰特C、克那普卡D、沙利文2、()非常关注“精神”与“主观”,强调主观世界的重要性。A、托马斯B、米德C、布鲁默D、库利3、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机及()等心理过程。A、信息反馈B、动作再现C、认知组织D、行为矫正4、“领导者规范小组共同行为与个人行为,使成员有所遵循,进退有据,以有效得运作小组。”这种技巧属于()。A、调律B、整合C、设限D、阻止5、()的缺点是:处于被领导地位的组员满意程度低,信息沟通容易失真,阻碍小组的工作效率。A、链式沟通网络B、轮式沟通网络C、“Y”式沟通网络D、环形沟通网络6、对大多数小组而言,从情感的角度,一般聚会期以()为宜。A、20-35分钟B、35-45分钟C、45-60分钟60-75分钟7、下列不属于小组转换期组员的特点的是()。A、焦虑与挣扎B、抗拒与防卫C、冲突与挑战工作者D、彷徨与敌意8、()游戏目的是让组员在别人反馈中增强自信。A、追踪联系B、爱的勋章C、祝福语句D、水晶球9、()是对小组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监测,着重检验小组是否按照预定目标、计划执行。A、结果评估B、过程评估C、事后评估D、事中评估10、()是指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应变量造成影响的真正程度,即干预是否确实造成了有意义的差异。A、内在信度B、外在信度C、内在效度D、外在效度11、按照小组的形成方式,分为自然小组和()。A、非自然小组B、正式小组C、成长小组D、组成小组12、()是场域论的基本概念,是场域的基本结构,指我们所经历的主观环境。A、紧张系统B、此时此地C、生活空间D、真实情景13、()的特征是理性的、客观的、思考的。A、家长自我状态B、儿童自我状态C、成人自我状态D、父母自我状态14、“领导者协助成员自己和教导成员如何衡量小组的进展与方向,增进成员更深的自我觉察。”这种技巧属于()。A、评估B、联结C、折中D、建议15、()的缺点是:信息层次传递,很容易失真,各个成员所接收的信息差异大。A、链式沟通网络B、轮式沟通网络C、“Y”式沟通网络D、环形沟通网络16、小组聚会的频率,原则上每周一次为宜,每次聚会的时间以每个成员都能够分享为原则,不宜超过()个小时。A、1    B、2    C、3    D、417、下列不属于小组生产期组员的特点的是()。A、信任与接纳B、抗拒与防卫C、敢于自我表露D、一体感18、小组后期组员通常会出现的负面情绪反应不包括()。A、防卫B、讨价还价C、沮丧D、伤感19、对小组工作者层面的评估不包括()。A、价值理念B、专业技巧C、发展模式D、关系处理20、()的特点是特别重视评估的问题诊断和反馈调节功能,不太重视评估得分鉴定功能。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事前评估D、事后评估21、()是第一个社区睦邻服务中心,标志着睦邻组织运动的开始。A、赫尔馆B、汤恩比馆C、亚当斯馆D、巴列特馆22、()认为,小组可被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拥有一个生长、成熟、衰亡的运动过程,每一个运动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A、发展模式B、治疗模式C、互惠模式D、社会目标模式23、()的人生态度,体现的是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A、我不行,你行B、我不行,你也不行C、我行,你也行D、我行,你不行24、下列与社会工作者被赋予的权力无关的是()。A、经验B、资源的渠道C、界定角色D、个人品质25、()的特点是: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速度快,可加强小组控制,能有效地达成目标。A、链式沟通网络B、轮式沟通网络C、“Y”式沟通网络D、环形沟通网络26、()是小组活动那个过程的核心和主体。A、预览B、生产C、消化D、总结27、小组生产期活动设计不包括()。A、学习活动设计B、催化活动设计C、反馈活动设计D、根据每一个活动的特性设计28、下列不属于小组后期成员的特点的是()。A、离别情绪B、对外面世界产生担心C、小组凝聚力消退,呈现松散状态D、一体感29、()又称为形成性评估,是对小组全过程——从小组的计划、方案到尚在进行的活动进行的多方位的评估。A、结果评估B、过程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30、()是指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应变量造成影响的真正程度,即干预是否确实造成了有意义的差异。A、内在信度B、外在信度C、内在效度D、外在效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A、社会变迁理论B、符号互动理论C、系统功能理论D、社会冲突论E、场域论2、从任务角度看,小组领导者的角色包括()。A、气氛的缓和者B、启动者C、协调者D、摘要说明者E、诊断者3、小组的需求评估实际由()几个步骤组成。A、资料收集B、方案设计C、资料分析D、介入干预计划E、文献回顾4、小组初期团体成员可能出现的心里和行为包括()。A、焦虑担心B、气氛客气C、依赖工作者D、彼时彼地E、观望沉默5、小组后期组员的特点包括()。A、离别情绪B、抗拒与防卫C、焦虑与挣扎D、对外面世界产生担心E、小组凝聚力消退,呈现松散状态6、小组工作的专业发展背景包括()。A、基督教青年会B、非盈利组织的发展C、儿童服务机构D、睦邻组织E、工业革命的负面结果7、互惠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A、社会系统论B、社会变迁理论C、符号互动理论D、场域论E、社会冲突论8、从静态方面分析,小组动力的主要来源包括()。A、机构方面的影响B、小组的特性C、小组领导者的影响D、小组的沟通E、小组成员的特性9、小组工作的沟通模式包括()。A、链式沟通网络B、轮式沟通网络C、“Y”式沟通网络D、环形沟通网络E、全通道沟通网络10、小组转换期组员的特点包括().A、焦虑与挣扎B、抗拒与防卫C、冲突与挑战工作者D、争夺权力与控制权E、彷徨与敌意11、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包括()。A、高度个别化的原则B、参与自由的原则C、增能的原则D、互惠互助的原则E、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原则12、系统的基本特点包括()。A、目的性B、整体性C包容性D、层次性E、变动性13、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前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和小组需求的考虑。A、小组目标的考虑B、文献与方式的考虑C、社会文化的考虑D、小组运作的考虑E、小组工作成效评估的考虑14、小组生产期组员的特点包括()。A、信任与接纳B、抗拒与防卫C、敢于自我表露D、一体感E、互助与改变15、从时间上分,评估可以分为()。A、事前评估B、事中评估C、事后评估D、结果评估E、跟踪评估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最早的小组工作始于欧美各种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2、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认为,凡是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可以被疏导和控制,可以被暂时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3、相互作用分析的哲学基础是反决定论的,不承认人有战胜早期或现实的经验和环境的能力。()4、领导和权力经常被联系在一起,它们其实是同一事物。()5、一般而言,随着小组成员年龄的增大,社会经历的丰富,社会关系、对问题的敏感度会减少。()6、工作者成立一个小组的想法,一般是在小组的第一次聚会之前就产生了。()7、一般来说,契约可以在小组筹备阶段和组员面谈时确定,契约由工作者决定,无需组员赞同。()8、次团体有积极的一面,如可以增加小组的吸引力和成员的亲密感。()9、对于小组工作者来说,“导师”不会为他们带来问题,反而会对小组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0、结果评估的特点是比较关注结果,较少关心过程。()11、社会学家沙利文认为,小组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人格发展的方法,在这种目的之下,小组本身被当做一种主要的工具。()12、在系统功能理论者眼中,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系统,社会系统可以具有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不同的水平层次。()13、埃利斯和费希尔认为,小组动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输入变项、整合变项和输出变项。()14、勒温系统地研究了三种领导风格,结果证明专权式领导更有效率。()15、次团体的形成会破坏整个小组的沟通,社会工作者应该阻止次团体的形成。()16、事实上,一个小组要能够生存,就应该尽量保证同质性。()17、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初期的目标是建立小组中的认同感和彼此的信任关系。()18、次团体会降低与其他组员的互动,有时还会导致竞争与对立,因此,小组中不应产生次团体。()19、作为小组中的特殊组员,“导师”往往是两类人:一是对自己很有信心或太有信心;二是很自卑或很没有安全感。()20、行为倒退意味着组员行为需要重新处理或小组已回到较早期阶段。()21、赫尔馆是第一个社区睦邻服务中心,标志着睦邻组织运动的开始。22、互惠模式的小组工作注重对小组工作者与小组工作经验的运用,把小组过程简单化了。()23、相互作用分析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P、A、C这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24、小组领导技巧中的高级层次技巧优于初级层次技巧。()25、次团体在提高和降低小组互动方面都起到作用,社会工作者需要恰当处理次团体的作用。()26、小组规模一般应依据小组目标来确定,小组越小,沟通品质与沟通质量越高,越利于小组目标的完成。()27、契约可以以口头协议的方式,也可以形成书面文字形式,具体用何种形式应视情况而定。()28、小组工作者发现小组中有代罪者出现后,没有必要及时制止,可以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29、当小组将要结束时,组员会与小组工作者讨价还价,小组工作者应该满足其需求。()30、鲁夫特认为,对小组效果或个人成长的评估可以通过“小组内与小组外”和“自我报告与他人反馈”四个方面来进行。()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脚本分析的含义。2、简述确定小组规模时应遵循的原则。3、简述次团体形成的原因。4、简述协同领导之间需要做的一些协调工作。5、简述小组契约包含的内容。6、有些组员不承认小组的结束,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7、简述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8、简述催化语句中的有效语句。 9、简述小组生产期工作者的任务。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论述系统功能理论在小组中的运用。2、试述促进小组内有效沟通的方法。3、试述小组工作评估具有的特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开《团体工作》期末复习题辅助资料